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Chun Tian (binghe)

超越自我,洞察宇宙

 
 
 

日志

 
 

各种琐碎的思路:周末汇总  

2012-09-09 00:23:28|  分类: 随想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2012年09月08日 - 冰河 - Chun Tian (binghe)

自从上次砸锅卖铁买 LEICA M9 以来时间已经过了快两年,但一直以来只有一个 50mm 镜头可用,本周里终于下定决心把心仪已久的 LEICA SUMMICRON-M 35 mm f/2 ASPH. 买下来了。原本打算年底再买但前些日子听来访 ricepig 说器材降价了,于是证实之后就立刻出手了。这导致我手头现金缩水了 1/10 左右,总体来讲影响不大——房子照样买不起,用来应对不时之需的资金规则也基本保持不变。新的 35mm 镜头果然比 50mm 镜头拍摄起来灵活许多,但视角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广,所以下个目标定在了体积更小、视角更广的 LEICA ELMARIT-M 28 mm f/2.8 ASPH. 上了,也就是目前 Leica X1/X2 上的那个轻巧的广角镜头。所幸价格更便宜,但还是明年再议。

作为摄影爱好者我是不合格的,因为我几乎从不去拍那些我不认识的人——我只是试图记录各种生活瞬间以帮助将来回忆罢了。作为摄影器材爱好者我也是不合格的,因为器材还太少,种类匮乏,且普遍还不够名贵。但这些东西給我的生活带来的一些有趣的副产品,偶尔电脑里可以凭空多出些熟悉的小姑娘的照片,所以我自己觉得相关投入还是值得的。不过我承认,有时我太在意那些照片而忽略了跟真人的沟通,毕竟要是真把哪个姑娘娶到手了就可以有的是时间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了(每天都能见到的话还拍哪门子照片呢),但如果死活娶不回来最终失去联系的话,是否留下照片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总而言之,本末倒置的感觉。



各种琐碎的思路:周末汇总 - 冰河 - Chun Tian (binghe)

工作方面,看起来我上周的博客起到了很好的 “疗效”。首先,我心理的不满都发泄出去,立场也都表达清楚了;其次,公司各级领导谁也没找过我,就连之前预约的谈话也悄无声息地取消了。这就让我上周里非常高效地完成了各种工作,以至于这个周末心理没有一丁点儿的负担,一如既往地主导各项工作事务的进展;再次,公司里熟悉的小姑娘们似乎都对我更好了,如果说以前关系就可以的话现在关系更融洽了。

不过当她们直接或间接向我抱怨工作的无趣时,我没能给出任何明显的解决方案。毕竟本公司的性质是严肃的软件外包公司,不存在大型互联网公司里那些至少表面上看起来轻松愉快的岗位。软件工程绝对是件枯燥的事情,任何能沉浸其中并且长时间不感到厌烦的人,我想要么是我这种目标脱离眼前的赚钱实际而定位在更高层面上的人,要么就一定是心理变态。所以姑娘们每天写写代码做做测试是不会感到幸福的,除非她们开始把下班后的生活作为自己全部的生活——假如她们下班后真的有所谓生活的话。



为了让人生更有意义一些——或者换种说法是不愿面对现实,我的方法只是不断地学习,然后利用学习目标把自己原本该做的其他一些事无限期地推后。就这么简单而已。过几天准备让专业学西语的小姑娘带我一起去报名考试,传说中的 DELE。11 月中旬考试,我突击一下争取把最基本的 A1 级别考试通过,一旦证书在手以后继续深入相关学习就更有底气了。顺利的话明年春天再考西语 A2 和其他语种。

技术方面,最近干了两件事:重新学 ACL2,基于 Common Lisp 的定理证明器,我认为这个软件将来可以用来自动验证 Gensym G2 中的各种算法模型,精巧设计的话甚至可以做到在实际的程序代码上直接验证而无需另行建模。另一件事是在 Solaris 10 的基础上熟悉 Solaris 11 的系统管理和编程接口,为将来支持 Gensym G2 的 Solaris x86 版做准备。Solaris 是我最喜欢的 UNIX 平台,虽然不再开源了(OpenSolaris 的源代码我一行也没看过)但我相信 Oracle 不会放弃这个操作系统。



Lisp 界今天又损失了一位重要历史人物,Daniel Weinreb,得癌症去世了。他是 Symbolics Lisp Machine 的设计者之一,我还曾经跟他老人家有过简短的邮件交流,因为我在某些 Lisp Machine 源代码里看到了他的署名,于是发信询问了一些技术问题。可惜再没机会见到活人了,不过我认为自己继承了他们的遗志,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当年的杰出工作以崭新的面貌再次被世人所知。

最后,我发现计算机界的古代语言(比如 Lisp)和自然语言界的古代语言(例如拉丁语、古希腊语和梵语)有一些之前我尚未谈及的相似点。简要来说就是古代自然语言是高度屈折的——依赖静词的变格和动词的变位来实现语法层面的表达,而词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是不影响意义而只起强调作用。现代语言大多从屈折语逐渐过渡到分析语,利用独立的虚词来表达语法含义,这样似乎更简单了,但语句中词与词的排列顺序就固定下来不能随便移位了。

那么从屈折语到分析语的演变在计算机语言领域是否可以类比呢?语法层面很难,我想表达的是数据类型及其在内存中表示。直到今天,Lisp 的各种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存储时都带有标记 (tag),比如说一个 Lisp 整数类型 fixnum,通常映射为 32 位有符号整数,但它的实际数值范围不能超过 2^30,因为 32 个二进制位里必须留出两个二进制位来标明该内存位置的数据类型。另一种常见的数据类型,点对 (cons),也它不同于 fixnum 的标记。这样当 Lisp 系统遇到形如 (1 (2 3)) 这样的数据时(占用相当于两个点对的内存,在 32 位系统上最少用 4*4=16 个字节),就可以通过对数据标记的识别来直接分析出整个列表的数据结构来,无需依赖任何结构体定义。如果把 C 的结构体定义和头文件看做分析语的语法,那么 Lisp 的数据更像是一种屈折语,语法成为了词的一部分(类型成为了数据的一部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Lisp 真的是一门古代语言,只不过硬是吸收了各种现代特性然后存活下来了。正如古希腊语到现代希腊语的过程中损失了双数和很多屈折变化一样,Lisp 也损失了 Lisp Machine 时代 36 位硬件(专门为数据标记而设计了额外地址空间)。
  评论这张
 
阅读(3819)| 评论(7)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